-
Ep.28【專訪自己人】細談聾人性別小眾生活
聾人同志嘅交友、親密互動有咩唔同呢?「手天使」嘅經歷提醒我哋,即使身體同健全人士不同,都有性需求同埋權利。點樣兩位嘉賓喺唔同個年代出櫃,公開表達自己嘅性別傾向,原來最難開口嘅,係自己最親近嘅人…另外嘉賓Stacey 會分享去旅行嘅經歷,歐洲對LGBT+開放同保守嘅差異。最重要嘅係,到底做「同志盟友」Ally其實要點樣呢?
-
Ep.27【專訪自己人】點解要有文字稿:訪問聾人同志
聽過節目嘅朋友可能會問點解Podcast 仲可以提供逐字稿,有文字稿除咗方便回顧資料,其實仲方便到唔係用聲音溝通嘅人。一連兩集,有賴手語翻譯,我哋用podcast同埋影像記錄聾人同志嘅生活:點解叫佢「聽障」反而唔係友善嘅表達?聾人同志點樣表達自己性別認同?喺跨性別嘅路上,聾人嘅朋友又會遇到點樣嘅問題?
-
Ep.26【專訪自己人】「拗直」後遺一個都嫌多
喺一個自己都厭惡自己,怪責自己嘅情況下,性向試改會導致一個人點樣呢?嘗試過宗教「拗直」自己嘅Alvin,最後因為媽媽開口,開始發現自己相信嘅嘢有雙重標準,開始意識自己唔可以繼續「拗」落去。雖然事隔十幾年,雖然Alvin 已經成為肯定式輔導嘅輔導員,但係講返起自己嘅故事,以及想用紙筆記錄自己嘅經歷,都有重重關卡…
-
Ep.25【專訪自己人】點解今時今日仲有人去「拗直」?
一連兩集,搵嚟研究團隊同埋「拗直」過來人分享點解會有人想去改變自己性傾向?過來人從希望自己「變正常」,自己走去改變性向,結果強力抑壓自己到身心問題,最後屋企人都叫佢…,語音紀錄一次真真實實嘅經歷。面對網上面好多以「同性小眾同行」、「關愛同志」為名嘅組織,我哋可以點樣自保,認清邊種輔導先適合自己?就㩒入嚟聽吓啦!
-
Ep.24【讀/書畀你聽】香港首個「拗直治療」研究語音懶人包
「家寶」嘅「拗直」經歷畫成漫畫之後,好多人先知原來香港今時今日仍然有改變性傾向嘅行為。今時今日,香港有一班年輕研究員係學術期刊刊登一篇關於香港改變性傾向行為嘅研究,紀錄香港性/別小眾嘗試令自己成為異性戀嘅途徑同埋經歷,到底結果係點?點解「拗直」會有風險?就要聽今集嘅快速recap啦!
-
Ep.23【又關性別事】同志生活系列之同婚議題補習班
錄完podcast,7月底同一日喺香港同台灣分別有同婚嘅判決,一單就係Jimmy岑子杰嘅海外婚姻承認上訴,香港律政司認為維護「異性婚姻」無歧視;另一單就係台日同性伴侶喺台灣跨國同婚上訴成功,台北高等行政院指如果外國唔承認同婚嘅法律「有背於中華民國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就不適用」。
-
Ep.22【又關性別事】同志生活系列之你身心健康嗎
6月同志驕傲月大家搞完活動,有無諗過,其實其他時候,同志嘅生活、身心係點樣? 點解有人會話LGBT好玻璃心?又因乜解LGBT會「覺得被冒犯」?就同其他人一樣,性/別小眾唔係淨係得驕傲、陽光同埋「靚」,比較陰暗、負面嘅一面,同社會嘅關聯又係點?快快哋聽下同志生活系列!
-
Ep.21【專訪自己人】跨代睇同志系列之香港同志刊物(下)
tag : 同志刊物下半部分我哋傾下比較近代嘅同志刊物, 畀Kayla介紹吓佢主理嘅《風流》zine,同埋傾下整Zine的初衷,團火到底喺邊度嚟?點解整刊物會好似策展咁?一本雜誌同一本zine到底有咩差異?睇實體刊物同睇電子書嘅感覺又有幾唔同?
-
Ep.20【專訪自己人】跨代睇同志系列之香港同志刊物(上)
要做節目嘅時候,剛好遇到身邊出版嘅好夥伴,的確好極!同大家邊聽邊重溫1980-90年代嘅同志刊物,以前嘅同志圈子真係靠幾張紙、一頁嘅「活動推介」互通消息,聚集聯誼。香港喺90年代經歷過同性戀非刑事化嘅關鍵時刻,當期同志雜誌就好似石牆裡面嘅花花草草,越有壓迫嘅時候,越激發到大家嘅創作同埋熱情。
-
Ep.19【專訪自己人】男主真人語音圖書館 (Ft. 阿樂)
用兩大重點總結今集嘉賓嘅分享: